哈市59中王珺同学
上学途中救助倒地老人为他点赞
图片由学校提供
高一(8)班王珺(左二)和班主任张雪松
高一(7)班班主任高杨
生活报讯 (实习生陈越 吕婷婷 记者吕晓艳 文/摄) “当时没想太多,就觉得老人需要帮忙,得赶紧做点什么。”回忆起9月4日早晨的暖心一幕,哈尔滨市第59中学高一(8)班王珺同学的话语朴实却充满力量,正是这份不假思索的善意,让他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,做了一次“无名英雄”。他和当时路过的老师协同救助倒地老人后,就回到课堂正常上课,还是警察告知了学校这件好人好事。5日,本报记者来到学校对王珺和他的老师进行了采访。
上学途中伸援手
5日,记者在哈59中学见到了腼腆的王珺,刚上高一没多久的他,长得憨憨厚厚的,说起4日救人的事还有些不好意思。“我4号早晨胃肠有些不舒服,向老师请了40分钟假,八点半早高峰时,我发现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突然倒地,挣扎着想要起身,却始终无法站稳。我正好走到老人跟前,便过去蹲在老人身边问她哪里不舒服,能慢慢动一下吗?这时,七班班主任高杨老师也路过这儿,我向他说明了情况。然后高杨老师留在老人身边看护,我拿出手机拨打110报警,向警察报出学校的具体地址,描述老人的状态:‘倒地后无法站立、意识清醒’,身边没有家属陪同。”
王珺对记者说,挂完报警电话后,他想到老人长时间倒地可能体力不支,就跑到校门口附近的便利店购买了矿泉水和面包。回到老人身边后,他将水瓶拧开,和面包一起轻轻递到老人手中,“您别着急,警察马上就到,先喝点水,补充点体力。”
义无反顾施救
接受记者采访的王珺显得有些紧张,总是低着头,当被问到决定帮助老人之前有没有想过可能会有麻烦时,王珺却猛地抬起头,不假思索地说“有”,但他又马上说:“就算是有风险也要帮的,我问老人有没有家属陪同,老人拒绝了我拨打救护车的提议,我感觉老人有难言之隐,可能不想给家人增加负担。他说儿子在外地上班,一时半会赶不回来,他就住在附近的敬老院。在高一(7)班班主任高阳老师的提议下,老人同意了拨打报警电话。”
在老师们的眼中,王珺是个懂规矩、守纪律,遇事儿沉稳的学生。王珺的班主任张雪松老师告诉记者:“虽然入学时间不长,但是可以从日常小事中看出王珺是个品行挺好的学生。在几天前的军训过程中,他从不迟到早退,认真完成军训中的各种训练。”
记者采访中了解到,王珺除了和同桌闲聊提起过4日救助老人的事以外,并未和其他人说起,连家人也是从家长群里老师发的消息得知的。高一(7)班班主任高杨老师告诉记者,他没想到一个新入学的学生在遇到这种突发情况时,能表现得这么沉着冷静,并且迅速配合老师进行施救。
军训时刚学了急救
哈59中学负责德育工作的副校长陈宁说:“王珺本身有很严重的胃肠疾病,9月4日那天不舒服,请了四十分钟左右的假。遇到倒地的老人,他是忍受着身体上的不适帮助老人的,但他从未和人提起自己的病情。这还是辖区警察告诉学校的,有一个好少年和一名老师对老人进行了施救,希望学校在全校给予表扬。”
说起师生能第一时间对倒地老人进行施救,陈宁副校长说:“我们学校此前是省级急救教育试点学校,今年成为国家级急救试点学校,进一步强化学生急救意识和技能。今年首次将急救教育纳入军训重要环节,受到学生们的欢迎。高一学生王珺这是学以致用,经过冷静判断后,明智选择拨打110求助,并且清晰说明情况。他勇敢机智的救人事件学校通过群发等方式公布后,赢得了学校、老师、家长以及同学们的一致称赞,大家都为他感到骄傲。”
王珺说:“能救到老人我感到非常开心,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儿,希望更多人在他人需要救助时可以伸出援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