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字报
   您当前的位置: 生活报网 > 热点
冰城老年大学里的小老师们
来源:生活报   编辑:周迎华   2023-09-11 17:06:41

电子报刊

“小年轻”教得灵活有趣 “老小孩”学得认真起劲

冰城老年大学里的小老师们

90后张廓

80后杨柳

90后崔子健

95后安胜男

文/摄 生活报记者 于海霞 周际娜

“大家要把手指尖往里绕,手腕往下压……”7日,在哈尔滨老年人大学二楼的一间舞蹈教室里,90后舞蹈老师张廓,正在教学新疆舞的老年人们如何“绕腕”。

两年前,教孩子和大专生跳舞的她,跳槽到老年大学,很快成了这里的“团宠”。课间休息时,老年人们偶尔会给这位小老师塞个苹果或小零食补充体力,把她当成孙女一样宠爱。而这位网感好的年轻人,会回赠老人们一段时下流行的网红舞,比如教大家跳“旗袍+团扇”版的《偏偏喜欢你》……

不少人对老年大学的刻板印象是——“老年人教,老年人学。”如今,随着像张廓这样的年轻人迈入职场,老年大学的教师队伍里不仅有80后、90后,甚至还有95后。

年轻老师眼中的老年学生什么样?他们如何跨越代沟?教师节前夕,生活报记者走近老年大学里的这群“小老师们”。

80后 耐心劝说怕中电脑病毒的老年人摘手套

怎样从应用商店里下载软件?如何面对面建群、设置消息免打扰、把群昵称改成真名?不出所料,课堂上有老人两次错改了班级群名……7日中午,刚讲完两个多小时的《手机综合应用速成》,80后杨柳老师的声音,变得有些嘶哑。

上课时,她经常要走下讲台,逐一查看老人们的手机页面,一遍遍解释如何操作。其间,有人因为不会弄,明显着急了,声音有点儿大。

“有的老年人啊,比孩子还难哄。”记者的“同桌”67岁的于大爷小声嘀咕。

很多年轻人习以为常的手机操作,在老年人那儿往往一步一坎儿,有人刚学会还没走出教室就忘光了,因此,老师必须细致地反复讲解,杨柳坦言,“这工作,确实很考验耐心”。

让她最难忘的是,有一次,有个大爷“全副武装”地来上课,操作计算机时不肯摘毛线手套。她很纳闷,上前一问才知道,原来是老人听儿子说最近正爆发一种电脑病毒,担心自己被传染。杨柳耐心地给大爷科普,帮他打消顾虑。在杨柳看来,这其实并不可笑,甚至让她格外心酸。

“老年人想要努力跟上这个时代,可是年轻人要么不在身边,要么没有耐心去教。”杨柳对此也颇为无奈。她曾留过家庭作业——回家后在孩子的辅助下下载一款软件。其实,这个作业她是特意留给年轻人的,“希望他们能学着陪父母一起解决问题。”

在老年大学里,杨柳有个“忘年交”,这位阿姨的儿女相继过世,想要小杨老师帮忙破解QQ密码,看看孩子们生前都写过什么。杨柳便经常陪阿姨聊天,鼓励她向前看,为了帮老人转移注意力,选她当班长。果然,忙起来的阿姨晚上不仅沾枕头就着,还成了老年大学的志愿者……

杨柳说,她最开心的时刻,是收到老人们分享的图片。她教大家用PS软件制图,看着老人们给年轻时的自己“换装”、把孙辈P成双胞胎、跟世界名胜“同框”,这些让她觉得,“这工作太有成就感了!”

90后 用周杰伦 《告白气球》配乐 教老年人跳伦巴

站在一群练习藏族舞的老年人中间,身高1米82的崔子健,绝对是个“显眼包”。

这个出生于1993年的冰城小伙,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,已经在老年大学工作四年多了,平时主要教老年人跳古典舞、民族舞、拉丁舞和芭蕾形体等。

他的老年学生们,大多是奶奶辈儿,但他通常会叫她们“大姐”,试图从称呼上减少代沟。一个90后男舞蹈老师,又有性别差异,他能服众吗?事实上,老年人不仅喜欢上小崔老师的课,还成了他的“铁杆粉丝”,今年75岁的许奶奶就是其中之一。许奶奶告诉记者,她认识小崔老师三年了,有很多老人像她一样,把小崔老师的课程全都报了一遍,“崔老师一点也不毛愣,他很专业,一个动作反反复复地教。我们挺愿意跟年轻人学舞蹈的,他能交给我很多新东西,感觉自己也变年轻了。”

崔子健说,在舞蹈课上,他经常会用一些年轻人喜欢的流行歌曲当做配乐,比如教拉丁舞时,他选择蔡依林的《舞娘》,跳伦巴时用周杰伦的《告白气球》……他希望,自己能帮老年人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,跟上“时代的节拍”。

工作四年来,崔子健还养成了看天气预报的习惯。这个细心的小伙子,每次上课前,会在微信群里给老年人们发“温馨提示”,雨雪天气提醒老人们带伞、出门注意安全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为了让这位小老师更自在,老年人们也非常有边界感。“我们这些老姐妹,习惯每天发早安表情包,但我们不会单独给小崔老师发,他是年轻人嘛,也不喜欢参加聚会,所以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发微信问候一下。”许奶奶解释说。

95后 为防老年人误会 课堂上不敢再提“绝绝子”

“a piece of paper,注意piece of要连读……”讲台上的这名95后英语老师,名叫安胜男,曾在澳洲读研,去年年初到老年大学教课,目前是这里最年轻的老师之一。

聊起这些老年学生,最让她惊讶的是,大家学习热情非常高。“孩子们往往恐惧开学,老年人正好相反,他们恐惧放假,可能是因为在家太孤独、乏味了吧。”安胜男发现,每到寒暑假前,都有老年人会为长时间不能来上课发愁。

据她观察,平日里,有的老人早上在江边遛弯后,七点多就来教室练口语了。每次见面时,老人会主动用英语打招呼,课间休息时,常有人向她请教发音问题。班里甚至有个年过八旬的大爷,同时报了英语、日语、俄语三门外语课,生动诠释了啥叫“活到老学到老”。

老年人为啥学英语?安胜男也曾好奇这个问题。她跟老人们聊天,发现有的是因为想要出境游,有的是为了锻炼脑力,还有人是因为子女在国外生活,他们想去探亲,“有几个学员已经出国好几个月了,仍在坚持线上学习,由于有时差,他们会回看教学视频”。

作为一个95后,安胜男习惯使用网络流行语。记者采访时,她在教老年人用英语表达时间。“大家想想,12点20分用英语怎么说?”见学生们正认真思考,她调侃道:“大脑飞速运转,CPU都快烧了吧!”如果是给年轻人讲课,这句玩笑能够活跃课堂气氛,但此时台下一片静默。这种尴尬的沉默,安老师以前也经历过,比如她随口说过“绝绝子”,老年人一脸蒙,因为怕产生误会,她不敢再用这个词。

发微信时,安老师经常会收到老年人回复的微笑表情。他们不知道的是,年轻人通常用它来表示嘲讽。安胜男说,最初她“切换”不过来,以为学员生气了,后来想想,“其实是自己想多了,那是老年人在真诚地表示友好啊!”

这个95后小老师,很喜欢自己的工作,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心,安老师笑道:“虽然每天为‘夕阳’服务,但我们这行绝对是‘朝阳产业’呀!” 



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
地址: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
版权所有: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   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他网站,非授权转载,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
黑ICP备11001326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