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乐之城里的小巷达人| 哈尔滨松花江艺术团刘秀梅
退休后自费办艺术团回馈社会
艺术团表演现场
刘秀梅(左)
成员在表演
文/摄 生活报记者 梁晨
9月午后的哈尔滨,阳光明媚、气候凉爽,漫步在美丽的松花江边,美妙的歌声不时飘进耳朵里。这些演唱者都是普通的冰城市民,有的是“单打独斗”,跟着伴奏演唱;有的是三五好友聚在一起,争当“麦霸”;还有的是以独唱或合唱团的形式,在现场乐队的伴奏下放声歌唱。哈尔滨松花江艺术团就是这样一个团体,该团常年在斯大林公园表演,通过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声,为市民和外地游客送去欢乐和美好的回忆,成为哈尔滨这座“音乐之城”的一支极具代表性的“草根”乐团。
从小受资助 成立艺术团的初衷是感恩
作为艺术团的创始人之一,66岁的刘秀梅回忆起成团以来的12载光阴,百感交集。“现在艺术团就是我生活的全部,每天不是在演出就是在排练。”
50岁退休前,刘秀梅从事铁路相关工作,退休后和丈夫到外地做起了生意。“那时候生意还不错,赚了几年钱,后来岁数大了,不想再那么拼了,就把生意移交给孩子打理,我们又回到了哈尔滨。”2011年,年轻时就喜欢唱歌和表演的刘秀梅,开始和丈夫到家附近的江边演唱,“纯粹是出于爱好,我俩一开始买了2个小的能直接发音的麦克风,当时就唱一些《东方红》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》等歌曲,我自认为我俩唱得还不错,一旁的观众也越来越多。后来我们和旁边吹笛子和拉二胡的几位乐手熟络起来,不久我们就成立了哈尔滨松花江艺术团,当时团员不到十人。”
谈及成团的原因,刘秀梅坦言自己是个孤儿,小时候父母相继去世,是党和政府给予他们家五兄妹资助,让他们过上正常的生活。“我成立艺术团的初衷就是感恩,想在自己退休后的日子里多回馈社会,把美妙的歌声和欢乐带给更多的人。”刘秀梅说。
观众自告奋勇上台演唱 歌手队伍不断壮大
随着艺术团受欢迎的程度不断提高,刘秀梅开始陆续给各类音乐设备升级。
起初自发声的两个小麦克,升级成2个半米高的音箱和专业的麦克风,后来音箱也变成了1米多高的大音箱。不仅如此,艺术团也逐渐壮大,起初只有笛子和二胡的演奏者,现在升级为民乐6人,弦乐8人,还有1琴1鼓的配置,其中新加入了萨克斯、小号、长号、架子鼓等乐器,还有一个专业的调音台。升级这些设备,都是刘秀梅自掏腰包,除此之外,凳子、遮阳伞、矿泉水,包括乐器道具的储存费都是刘秀梅一人承担。对于这些付出,刘秀梅没有一句怨言,“大家一直这么跟着我,是对我个人最大的肯定,我感到很自豪。”
随着硬件和乐器的逐渐完善,演唱者数量也不断增多,“我们团采用不拘一格选人才的模式,只要你觉得自己可以,就上台演唱,由成员们投票决定去留。”就这样,每逢艺术团表演时,经常有自告奋勇者上台演唱,慢慢地,歌手数量发展到20余人。
“现在歌手太多了,实在安排不过来,我就给他们排班,保证每位能参加演出的一周至少出场一次。”刘秀梅说。
吸引一大批“粉丝” 老观众提前1小时 到场占位置
2011年,哈尔滨艺术团成团之初一直在道外区五道街附近的江边演出,后来因为道路改造搬离了那里。2017年起,艺术团来到斯大林公园九站附近,背靠友谊宫的位置。
十二年的成团历程,令艺术团吸引了一大批“粉丝”,每周的二四六日下午,他们都会提前来到现场等待演出。12日12时,记者来到表演地点发现,此时已经有近二十人来到这里,而且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小马扎。“今天下午这不有演出嘛,我上午就从家出来了,在江边溜达溜达等着演出。”家住平房区的张大姐一边说着一边指着手里拿着的小马扎,“早点过来占个前排的位置,视野好,听着也过瘾。”这些“粉丝”早就把艺术团的每次演出当作一场音乐节来看。13时整,表演正式开始。这时,“观众席”前排是坐小马扎的,后面围了好几圈站着的观众。随着欢快的音乐响起,不断有新的观众加入,看到兴起时,大家手舞足蹈,和着音乐不停地打着节奏,欢快的气氛感染着周边每一个人。
唱出龙江冬天去三亚表演
“那冬天在哪演出呢?”“冬天我就带着团员们去三亚表演了,从2017年开始,我们每年冬天都去三亚的海韵广场表演,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了。”面对记者的问题,刘秀梅一边说一边笑,灿烂的笑容就像一个孩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