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字报
   您当前的位置: 生活报网 > 热点
赵晓丹 深耕社区十八载 手绘民情活档案
来源:生活报   编辑:周迎华   2025-08-06 13:32:00

网格员赵晓丹

深耕社区十八载 手绘民情活档案

赵晓丹(右) 由受访者提供

生活报记者 于海霞

哈市香坊区通天街道二三五处社区党委书记、网格员赵晓丹的办公桌上,一张边角磨卷的网格地图常年铺开。地图上,不同颜色的笔迹密密麻麻标注着独居老人的用药时间、铁路沿线租户的设施隐患、特殊群体的政策节点等民生信息……这张手绘的“民情活档案”正是她深耕社区十八年的生动写照。

让网格员走进每个角落

“社区治理最怕有‘盲区’,网格员就得往最需要的地方走。”赵晓丹推行的“两个红色带动”机制,将社区“两委”成员与老党员全面编入网格,使社区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。

3年前,社区铁路沿线48户租户聚居区垃圾堆积、环境杂乱,治理效果并不明显。赵晓丹带领网格员逐户登记信息,夜晚在社区办公室手绘租户分布图,反复修改标注每户的人口结构;为畅通沟通渠道,她建立了铁路沿线租户微信群,手把手教老年居民使用社交软件;针对垃圾堆积难题,她率先带领网格员们清出通道,随后推动引入专业保洁公司,彻底解决了该区域垃圾长期无人管理的问题。

如今,这里环境整洁、邻里和睦,租户李大爷感慨道:“晓丹书记把咱这儿变成了‘香饽饽’,现在谁要是乱扔垃圾,大伙都不答应。”曾经无人问津的铁路沿线现已纳入社区14个网格服务网,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闭环响应机制,实现居民诉求“件件有着落”。

帮83户特殊群体建服务档案

去年冬天,测绘院家属楼高层突然停水,问题迟迟不能解决。赵晓丹接到电话时正发着低烧,抓起羽绒服就往外跑。-20℃的寒风里,她站在楼道里开起了协调会:“居民没水吃是天大的事!先修水,责任我来协调!”她跟着维修师傅钻进冰冷的水泵房,举着手机手电筒照亮管道,耳朵贴在管壁上听漏点。水管修好时,棉裤膝盖处已结了层薄冰,她却笑着说:“只要水能通,冻着也值。”

“多亏了赵书记,现在我的生活有了保障,心里踏实多了。”居民谷某激动地表示。原来,在谷某父亲去世后,赵晓丹第一时间联系其亲属,协助谷某办理低保手续,让政策温暖快速送达。

此外,赵晓丹始终把重点人群的冷暖放在心上,在她的帮助下,辖区83户特殊群体都有了服务档案。希大娘是独居在铁路沿线的低保户,赵晓丹经常去看望她,了解到希大娘家冬天用煤取暖经济压力大,赵晓丹多方协调,联系爱心企业提供物资,为希大娘缓解困难。希大娘拉着赵晓丹的手反复念叨:“社区待我比亲人还上心,真是多亏了你们。”

据统计,2025年上半年,二三五处社区12345热线诉求同比减少100件,降幅高达63%。

变“社区独奏”为“多方合唱”

“一个人的力量有限,一群人的力量无穷。我要让社区治理从‘社区独奏’变为‘多方合唱’。”赵晓丹信心满满地说。

她把党群服务中心变成了办实事的阵地:“三会一课”讨论的是怎么帮老人交水电费;主题党日活动变成了清理楼道杂物的劳动现场;粮储二三五处的师傅帮老人扛米、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定期举行义诊、驻地部队官兵整治铁路沿线环境……十余家单位组成的志愿联盟,让服务直抵民心。

赵晓丹还经常带着社区的阿姨们支起长桌包饺子,刚训练归来的战士们捧着热乎的饺子,年轻的面庞映得通红:“晓丹姐包的饺子,比家里的还香!”军民围坐在一起的笑声,成了社区最动人的旋律。

经过18年的工作,赵晓丹的脚步遍布社区每个角落。如今的二三五处社区铁路沿线整洁有序,老旧小区暖意融融。手绘地图、民情本、居民送来的锦旗,记录着3523户居民的“急难愁盼”问题是如何解决的,居民们都说:“有赵书记在,咱社区的日子就像春天的花,越开越艳。”



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
地址: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
版权所有: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   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他网站,非授权转载,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
黑ICP备11001326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