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11所音乐学院联袂献艺
青春音乐力量点亮冰城
王建昭 摄
金野
宋飞
张可涵
生活报讯 (记者吴海鸥 王晓晨 文/摄) 9月13日19时,哈尔滨音乐厅灯光璀璨,第37届中国·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“青春音乐力量”全国11所音乐学院联合音乐会在此启幕。演出前,记者专访了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金野、哈尔滨音乐学院院长宋飞、哈尔滨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教师张可涵,一同感受这座“音乐之城”的独特魅力。
此次音乐会由中国音乐学院牵头,联合中央音乐学院、上海音乐学院、天津音乐学院、西安音乐学院、四川音乐学院、武汉音乐学院、哈尔滨音乐学院、沈阳音乐学院、浙江音乐学院、星海音乐学院共同打造。值得一提的是,音乐会还特邀了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的青年演奏家加盟。
两部经典同台绽放 奏响冰城震撼乐章
哈尔滨站演出由金野与杨晓宇联袂执棒。钢琴协奏曲《黄河》的四大乐章——《黄河船夫曲》《黄河颂》《黄河愤》《保卫黄河》,由哈尔滨音乐学院钢琴家李力豪、徐起、潘雨萌、方弋接力演绎。铿锵琴音如黄河奔涌,奏响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与豪情。
下半场,肖斯塔科维奇《C大调第七交响曲“列宁格勒”》恢宏响起,联合乐团以深沉的演绎向英勇不屈的英雄城市致敬,再现那段悲壮而坚韧的历史史诗。音乐如潮、情感翻涌,全场观众仿佛被带入跨越时空的精神之旅。
两部经典作品同台呈现,不仅是艺术的交汇,更是精神的传承,让音乐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桥梁。
来自哈尔滨音乐学院的大四学生张婷钰告诉记者,当天她和众多同学一同来到哈尔滨音乐厅,观看这场高水准的交响乐演出,领略全国11所音乐学院教授们的精彩演绎。
金野:这场音乐会是一份特别的“音乐福利”
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金野介绍,“青春音乐力量——全国11所音乐学院联合音乐会”巡演活动,由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心草提出,迅速得到其他十所音乐院校师生的积极响应。“今年上半年,我们已经完成了全国巡演的一半行程。此次在‘哈夏’舞台上,为哈尔滨市民带来这场音乐会,也是一份特别的‘音乐福利’。”
金野强调,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,全国独立设置的音乐学院首次联合组建交响乐团,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。“能把这场标志性的演出奉献给哈尔滨观众,让大家感受全国青年音乐人的力量,我们也感到非常荣幸。”
谈及与哈尔滨交响乐团的合作,金野赞不绝口:“哈尔滨交响乐团近年来发展迅猛,知名度逐年提升,每次与他们合作都非常愉快,作为北方地区最重要的音乐力量之一,相信哈响会发展得越来越好。”
宋飞:舞台实践提供交流提升机会
哈尔滨音乐学院院长宋飞表示,本场音乐会是本届“哈夏”音乐会院校板块中尤为重要的一场。联合乐团由全国11所专业音乐学院的师生共同组成,汇聚了各院校的优秀教师、演奏家及青年音乐人才等全国音乐院校顶尖艺术力量。
“这样一个联合乐团,把各院校的顶尖师生汇聚在一起,既是一次相互交流、学习的宝贵机会,又凝聚起一种无形的力量。”她特别强调,联合乐团规模达百余人,远超一般乐团编制。正因为大家平时并不常在一起排练,他们在演出中格外注重协作能力的调动,每一名演奏员都百分百地投入。这样的舞台实践,为大家提供了难得的交流与提升机会。尤其是音乐会的下半场,11所院校联合演绎了长达75分钟的《C大调第七交响曲“列宁格勒”》。这对师生而言,不仅是一次高水准的艺术呈现,更是一次极其珍贵的艺术实践经历,借此将青春与音乐的力量传递给更多观众。
张可涵:哈尔滨站演出意义重大 跨校合作助力师生成长
哈尔滨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教师张可涵,此次担任联合乐团首席演奏。采访中他表示,今年哈尔滨音乐学院参与到全国11所院校的联合乐团中,上半年已赴六座城市完成演出;哈尔滨站是下半年的首场演出,也是国庆节前的唯一一场,意义格外重大。“接下来,师生们还将前往沈阳、杭州、广州等城市,完成11所音乐学院所在城市的巡演。”
张可涵认为,这次联合演出对学生而言是重要契机:“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学术壁垒,每所地方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,大家一起排练、合作,能无形中吸收各地的艺术精华,对学生的专业提升和艺术生涯发展都是难得的机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