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字报
   您当前的位置: 生活报网 > 科教
哈工大硬核微专业上新啦
来源:生活报   编辑:   2025-10-22 22:01:03

低空技术、脑机融合……跨学科、跨校区可选

哈工大硬核微专业上新啦

张翔焜与机器人互动

付启亮在做物理实验

生活报讯 (商艳凯 实习生柯晶晶 记者吕晓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 “具身智能”“低空技术”“脑机融合”……这些体现国家重大战略需求、代表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新方向正在哈工大落地。记者从哈工大获悉,哈工大今年共有21个全新微专业获得立项,9月“智算物理”“文化遗产数字治理”“创业投资与管理”等17个硬核微专业正式招生。所有微专业跨学科、跨校区可选,两年内修满全部学分即可获得修读证书,并按教育部规定进行注册备案。

“智算物理”人工智能与物理的深度融合

据了解,今年以来,哈工大面向二、三年级本科生超前布局,并开设一批具有前沿性的微专业,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和学生个性化、多元化学习需求。

今年5月,哈工大部署通过整合跨学科资源构建模块化、短周期的微型课程体系,以培养学生特定领域核心专业能力及跨学科素养为目标,在现有专业外设置一批微型专业,经过申报、评审,全校共有21个微专业获得立项,9月,17个微专业正式招生。

“我选读的这个微专业体现了物理科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,希望通过学习相关课程提升个人的跨学科建模能力,为将来就业或从事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。”近日,“智算物理”微专业招收的首批学生2023级本科生付启亮,在线上选择秋季学期要上的专业课程,按照培养方案和相关要求,未来两年时间内,他完成5门核心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训练,修满10个学分即可获得专业修读证书。

“智算物理”微专业教师主讲“智算物理学基础”课程的物理学院青年教师杨肖易表示,人工智能与物理学领域的深度融合,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,在推动物理学科发展的同时可以激发人工智能领域的原始创新,希望通过开设新专业和相关课程,引导感兴趣的学子在前沿方向探索,逐步培养自身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。

“具身智能”可将专业应用于实践

“具身智能”微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交叉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,以满足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需要。

据微专业负责人、航天学院金晶教授介绍,该专业立足行业前沿,突出哈工大控制学科优势课程,设计围绕计算机视觉、多模态模型决策与控制等核心技术展开,同时注重灵活性和实践性,便于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核心知识。

作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和产业前沿领域“具身智能”微专业,吸引了来自校本部、威海校区和深圳校区的120余名学子报名修读。

威海校区2024级本科生宋文豪表示,之所以选择修读“具身智能”微专业是出于个人兴趣和对行业前景的看好,“具身智能”代表着人工智能的前沿方向,要求从业者具备软硬件深度结合的知识体系,希望通过微专业的系统学习,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,为未来攻克机器人领域技术难题打好基础。

深圳校区2023级本科生张翔焜同样就读于机器人工程专业,在他看来,“具身智能”更贴近真正的智能,通过修读“具身智能”微专业,可以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于项目实践,有助于深入开展相关课题研究。

立足科技前沿 形成“双驱互融”培养模式

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赵雅琴表示,微专业在课程设计注重“微而精”,内容立足科技前沿,强调多学科交叉,融合与产学研协同,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形成课程教学与项目实践“双驱互融”的培养模式。

“低空信息感知与系统安全”微专业,以服务低空经济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为导向,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电子信息专业知识与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交叉融合。主讲“低空信息感知与系统安全导论”课程的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员凤雷介绍,课程内容为当前最前沿的知识与技术,同时包含8学时的综合实验,由学生分组协同完成部件安装、实际飞行控制等任务,实现“理论-技术-项目实践”深度融合。



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
地址: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
版权所有: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   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他网站,非授权转载,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
黑ICP备11001326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