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摄 见习记者 刘维娜 生活报记者 李丹
“都说冰糖葫芦儿酸,酸里面它裹着甜,都说冰糖葫芦儿甜,甜里面它透着酸……”一提起这首《冰糖葫芦》,哈尔滨人都能跟着唱两句,由此可见人们对冰糖葫芦的喜爱。随着冰城网红糖葫芦的大热,小小的冰糖葫芦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。从最初的山楂糖葫芦,到螃蟹、尖椒、辣条、糖蒜粉墨登场的网红糖葫芦,糖葫芦似乎成了神秘的存在。只有你想不到,没有哈尔滨的冰糖葫芦做不到的。近日,记者采访了多位冰糖葫芦制作者,听他们说说华丽转身的糖葫芦。
冰糖包万物 网红糖葫芦日销百根
在哈尔滨,冰糖葫芦是冬季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美食。但冰糖螃蟹、冰糖鸡爪、冰糖辣条、冰糖小辣椒这些造型独特、味道独特的“糖葫芦”你知道吗?在尚志大街附近,有这样一个冰糖葫芦摊位,这个冰糖包万物的摊位已成为网红打卡点。11日,记者来到摊位旁,采访了摊主。“最多时,我有近100个品种供市民和游客挑选。”摊主赵先生说,他做的冰糖辣条和冰糖尖椒最受顾客青睐。
“我每天要准备5个多小时才能出摊,从上午10点就开始摆摊,差不多要在外面卖10多个小时。”赵先生告诉记者,临近年关游客多上街的市民也多,平均每天能有100根左右的销量。
山楂裹糖衣 初代冰糖葫芦诞生
王伟已经卖糖葫芦近20年。45岁的他只要一入冬,就开始备足做糖葫芦的材料,“山楂要色泽艳丽、身形饱满的,还要看硬度,太成熟的在接触糖浆的时候容易裂开,选择偏生一些的最好。”王伟说,山楂洗净、晾干后,去核备用,“山楂表面不能存水,避免挂糖浆受阻。一开始,糖葫芦都用白砂糖,后来改用冰糖,因为冰糖裹到山楂上后,色泽更艳丽,并且糖外壳坚硬,这样才算是好的糖葫芦。”
一些商家也因此嗅到了商机,开始量产冰糖葫芦。山楂去核,串成串之前塞入糯米、豆沙等馅料,再加上精美的包装,方便携带,一时间,有包装的糖葫芦受到了冰城市民的喜爱。“糖葫芦作为咱东北的特色美食,在冬天吃上一口,冰冰凉凉,一下子就能勾起儿时的记忆。”今年69岁的老鼎丰研发部研发工程师付国华,从糖葫芦小工做起,46年的工作经验让他说起糖葫芦来滔滔不绝。从如何挑选山楂到如何熬制糖浆,这些都是做出一串好吃的糖葫芦的秘诀。
“挑选山楂主要看它的品质和颜色,我们一串糖葫芦有7个山楂,上大下小保持在90克以上。”付国华说,他们现在的糖葫芦生产依然沿用老工艺并且人工制作。而一串糖葫芦好吃的关键点就在熬糖上,嫩(火轻)不行,过火也不行,“过火的话,糖就硬了,口感不好。”一串精心制作的糖葫芦裹上江米纸,再套上精美的包装,发往各个超市,成了随手能买到的美食,受到很多市民的喜欢。
外形从圆变扁 吃起来更方便
随着时间的推移,大概在十年前,糖葫芦也迎来了改革。由于哈尔滨冬日室外温度较低,所以吃圆形糖葫芦的时候比较“费牙”。“山楂的糖葫芦是圆形的,有人就想到先把串好串的山楂压扁,压扁后再裹糖浆,这样一来,吃糖葫芦的时候,就不会出现咬不动的情况。就这样,扁糖葫芦逐渐流行起来。”从业12年的李明告诉记者,同时,一些卖糖葫芦的商贩还尝试将跳跳糖等不同材料加入,做出来的糖葫芦也别有一番滋味,一些80后的年轻人还特意购买这种跳跳糖的糖葫芦,觉得吃出了童年的感觉。
在道外区,一提起南八老尹太太糖葫芦,人人都交口称赞,她家的糖葫芦有时甚至要排队购买。用了28年的糖葫芦车,让人看着就亲切。“除了增加了草莓、葡萄、桔子这几个品种外,我家以前啥样,现在还是啥样。”记者在尹大娘的摊位前看到,一个小炉子,锅里咕噜咕噜熬着糖浆,趁着热乎劲,尹大娘拿起一串糖葫芦快速蘸糖、甩糖,一串晶莹剔透,让人垂涎欲滴的糖葫芦就做好了。“我要两个”“我要扁的”,不一会儿,一锅糖葫芦就卖光了。
网红糖葫芦 必须来一串
随着网络的兴起,一些卖糖葫芦的商家也想着创新引流,将新材料裹上糖浆售卖。“起初是水果,鸭梨、苹果、草莓、黑枣,后来就有些调侃的味道了,臭豆腐、榴莲都被做成了糖葫芦,尤其是今年,糖蒜、螃蟹、黄瓜、尖椒、辣条,全都变成了糖葫芦的材料。这些另类糖葫芦一登场,立即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,甚至还上了微博热搜。”从事冰糖葫芦制作三年的王齐说。
王齐还表示,都说打卡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很流行,现在到了冬天,来哈尔滨旅游,那必须得和网红糖葫芦来一张合影、再吃上一口,就完美了,不然就好像冬天里缺少了什么,“堆雪人、打雪仗、看冰灯、吃网红糖葫芦,一个也不能少啊!”